PLC的报警电路程序设计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plc 闪烁电路 PLC的报警电路程序设计

PLC的报警电路程序设计

2024-02-08 02:14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    一个报警器,要求当条件X1=ON满足时蜂鸣器呜叫,同时报警灯连续闪烁16次,每次亮2s,熄灭3s,此后,停止声光报警。

    (1)分配输入/输出接点,见表3-8。

    表3-8    输入/输出接点分配

    (2)画出接线图,如图3-19所示。

    图3-19    接线图

    图3-20    启动和停止控制程序的梯形图

    (3)设计PLC程序

    ①启动和停止控制程序的设计。启动信号为X1,当碰到SQ时,X1常开触点闭合,利用脉冲微分指令PLS产生一个脉冲信号,使输出继电器Y1线圈得电并自锁,Y1产生的输出信号,使蜂鸣器呜叫。停止信号是计数器的常闭触点。当报警灯闪烁16次后,计数器的常闭触点断开,使Y1线圈失电,Y1的触点复位,报警电路停止报警。启动和停止控制程序的梯形图电路如图3-20所示。

    ②报警灯闪烁控制程序设计。如图3-21所示,报警灯在蜂鸣器呜叫的同时闪烁,所以,采用Y1的常开触点控制报警灯闪烁。采用定时器T0控制报警灯亮的时间,定时器T1控制报警灯熄灭时间。当Y1常开触点闭合时,Y2线圈与T0线圈同时得电。Y2线圈得电后产生的输出信号使报警灯亮。T0线圈得电后,经2s延时后,T0常闭触点断开,使Y2线圈失电,Y2的触点复位,报警灯熄灭。同时,T0常开触点闭合,使T1线圈得电。经3s延时,T1常闭触点断开,使T0线圈失电,T0常开触点瞬间断开,T1线圈也随之失电,T1常闭触点闭合,定时器T1的触点只动作了一个扫描周期。当T1常闭触点闭合后,Y2和Y0线圈又得电,重复上述动作。

    图3-21    报警灯闪烁控制程序设计

    由时序图可以看出,Y2常开触点接通时间为2s,断开时间为3s,是一个连续脉冲信号,而且Y2常开触点接通和断开的时间可分别由T0和T1的常数设定值改变。这一段程序也可以作为基本控制程序,在今后编程中使用。

    ③报警灯闪烁次数控制程序设计。采用计数器C0进行闪烁次数的控制,要考虑计数输入信号和复位信号两个方面。由时序图可以看出,Y2产生的脉冲信号下降沿正好是T0脉冲的上升沿。当Y2第16个脉冲结束,即报警闪烁16次后,T0正好产生第16个脉冲,将T0触点的动作作为计数输入信号,这样,当累计到第16个脉冲时,计数器C0线圈得电,C0常闭触点断开,报警器停止工作。

    计数器C0的复位信号,可以采用C0常开触点,当计数器C0线圈得电,C0常开触点闭合时,RSTC0指令执行,使C0复位。但这时C0常开触点应并联M8012常开触点。在PLC开机时,对C0进行清零。也可以采用Y1的常闭触点。当蜂鸣器呜叫时,Y1常开触点是断开的,RSTC0指令不执行,说明计数器C0正在计数,当累计到16个脉冲时,则C0常闭触点断开,Y1线圈失电,Y1常闭触点恢复闭合,RSTC0指令执行,计数器C0被复位,为报警器下次工作作准备。

    将各段程序合并成完整的梯形图程序,如图3-22所示。

    图3-22    完整的梯形图程序
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